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社論-我國的住宅政策安在?


作者: 本報訊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2年11月11日 上午5:30工商時報【本報訊】
營建署長葉世文日前在一個公開的論壇上表示,過去10年台灣房地產平均獲利8.5%,而九成的股市散戶都賠錢;由於台灣的超額儲蓄多,研判房貸利率不會超過2%,因此未來10年房地產會是最好的投資選項。此言一出,包括民意代表和學者紛紛提出批判,認為葉署長簡直是帶頭炒房地產。對此,葉世文則堅決否認,並表示自己的發言與政府政策並未背道而馳。由於營建署掌管國家的住宅政策,葉署長發言的內容與恰當與否值得進一步評析。
綜合葉署長發言內容的重點包括:
1.以最近10年統計,投資股市的散戶有高達90%以上虧本,但投資房地產平均獲利8.5%至8.6%,而未來受到美國一連3次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影響,全球的錢非常多,國內銀行體系的錢也非常多。若國內產業沒有大幅創新,錢無法被引導到實體投資,最後一定會進到房地產市場。
2.台灣當前的房貸利率只有1.8至1.9%,建商的土建融資利率也只有3%至4%,資金成本很便宜。
3.台灣30年以上的房子有302.8萬棟,20至29年的房子有172萬棟,面對極端氣候,早年建材和工法對防災防震都很弱;研判未來都更需求很大,以一年30萬棟估計,台灣房地產市場很可觀。
4.目前實價登錄的好處是讓哄抬價格的事情不可能再發生,至於要把實價登錄的資料做為課稅的基礎,研判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都不會實施。

綜合以上原因,葉署長得出「未來10年,有錢的話,就投資房地產」的結論,並成為各媒體報導的重點。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首先就痛批,營建署主管全國的住宅政策,應該認清住宅本質是作為居住使用,而非投資賺錢。而且現在房市已逐漸走下坡,葉署長反而鼓勵大家去投資房地產。立委賴士葆在立法院也質詢說,政府官員帶頭炒作房地產,又打壓股市,根本是扯政府後腿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答詢時表示,葉署長的說法不恰當。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說,葉的主張不代表內政部的政策。
持平而論,葉署長若是一位評論家或是分析家,他的觀點和分析可以說近乎完美,因為這就是台灣過去10年真正發生的現實,而且營建署又掌握了全國的房屋資料,以此推估未來10年的演變確實有其依據。最關鍵的是儘管政府正在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,不過大家心裡有數,這恐怕是好多年以後才會看出成果,所以股市低迷可以預期,房地產則成了最佳投資選擇。
儘管立論完美,但其談話內容和主管業務密切相關,才會引起軒然大波。因為如果政府高官都預見未來10年台灣的景況是如此,難道其間政府無法有一點作為嗎?而且官員的談話更坐實了民眾本來的疑惑,那就是對於房地產市場,政府真的無能為力,實價登錄只是虛晃一招,擁有房地產還是最大的贏家。如此則中央銀行對建築業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金管會限制壽險業投資不動產,似乎都發揮不了作用。而且,就在金管會提出各種放寬措施,努力要使股市成交量擴大的時候,葉署長的談話無異打了股市一巴掌,難怪陳裕璋主委說,葉署長的發言不恰當。
再者,證券和房地產雖然都是民眾投資的標的,但兩者之間還是存有根本的差別。房地產是稀有財,尤其是都會區,供給增加不易,交易金額大,過去幾年由於台北地區的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揚,讓許多年輕人望屋興嘆,並成為十大民怨之首。這也是總統大選前,執政黨推出課徵奢侈稅的原因,後來又加上實價登錄措施,才讓民怨稍微紓解。營建署的主要功能在於提出改善全民居住的住宅政策,使每位國民可以得到應有的居住權,如果預知房地產價格會上揚,則有義務向政策制定者反映,應該如何做才可以避免弱勢族群的居住權利被剝奪。負責的官員不盡本分,卻反而告訴大家,如果有錢的話就去投資房地產。現今眾多的無殼蝸牛,本來以為房價可能會回落而心存希望,如今因官員的一席話又跌入谷底。張金鶚教授的批評的確中肯,因為葉署長令人覺得真是不知民間疾苦,如果我們的官員都是如此,如何對政府政策有信心呢?
葉署長的發言也許被媒體太過簡化,且焦點全放在投資房地產,以致於遭到各方砲轟。其實他所提出的國內至少有300萬棟(戶)的房屋迫切需要更新,否則無法應付未來可能的環境變化,值得重視。依此來看,若平均每戶3人,則有900萬人將因房屋更新而提升生活品質,這是個多麼令人期待的的建設工程,和多麼可觀的市場。但一個文林苑的都更案,就已坐困愁城,毫無辦法前進,這才是大眾更關切的議題。葉署長如果能就此議題大加發揮,並提出改革之見,相信反而可以得到掌聲,而非噓聲。結果不同,差異只在一念之間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